教学质量监控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质量监控 >> 正文
湖北大学关于加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
时间:2017-11-08  来源:  供稿人:   审稿:李其锋   浏览:

校教字﹝2013﹞2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高教强省提升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的意见》(鄂政发〔2012〕77号)和《湖北大学“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校党字〔2011〕13号)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

(一)充分认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责,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第一体现。面对高等教育改革新特征、发展新机遇、竞争新格局、社会新期盼,我们要切实增强提高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确立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促发展、以质量检验发展的意识,始终坚持办学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教学为先、教学以师生为要的理念,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在“强基础”上下功夫,在“调结构”上建规制,在“推改革”上求突破,在“促融合”上见成效,在“提质量”上抓落实,做大、做强、做实、做精教育教学工作,努力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社会乐意,为学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提供支撑力、驱动力、贡献力。

(二)准确把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必须用系统的思维认识改革发展、用联系的观念设计改革发展、用统筹的方法推进改革发展。“十二五”期间,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把握黄金机遇期,以提高质量为主题,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特色建设为主导,以改革创新为主力,面向战略新需求,凝炼办学新特色,开创发展新局面。具体目标是:把优化结构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载体,着力完善人才培养新体系;把创新模式作为提高质量的核心内容,着力形成人才培养新机制;把实践能力作为提高质量的主要路径,着力构筑人才培养新优势;把教师素质作为提高质量的关键因素,着力激发师资队伍新活力;把保障措施作为提高质量的强大支撑,着力助推教育教学新跨越,努力使学校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区、试验区、示范区。

(三)全面落实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今后一段时期,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综合改革,协同育人,提高质量,特色发展。综合改革,就是要整体部署,系统谋划,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找准突破口,明确着力点,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创新机制,着手培育特色,着眼规范保障,系统推进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综合性改革,破解制约一流教育教学的主要矛盾和重大难题。协同育人,就是要以实施“2011计划”为契机,聚集多方创新要素,汇聚社会优质资源,促进学校、社会有机融合,促进教学、科研有效整合,促进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有序结合,构筑开放、集成、高效的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提高质量,就是要以质量为生命线、以创新为主旋律,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使学校具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每个学院都有一流的学科专业,每个学科专业都有一流的教师学生。特色发展,就是要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设计具有继承性、前瞻性和自主性的发展思路,出台更突出针对性、更具有操作性、更讲求实效性的改革举措,探索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打造一批特色院系、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实现重点突破和差异化发展,取得更具标志性、更有显示度的成效。

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主动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学科结构,形成协调发展、自主调节的学科布局。加大力度改造传统学科,积极扶持新兴、交叉、边缘性学科。巩固扩大哲学社会科学及教师教育学科优势,切实增强基础学科实力,着力提升应用学科水平。强化重点学科培育、申报和遴选工作,集中力量办好优势特色学科。推进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与调整工作,加强申博、申硕学科立项及现有学位授权点建设。建立现有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推动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满足需要、适应需求。合理配置研究生招收计划,逐步完善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模型。在要素测算的基础上,分类进行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控,并向培养质量高的学科、导师或项目倾斜。

(五)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国家和湖北省“十二五”规划产业布局为导向,整合专业资源,形成与区域产业布局紧密结合的专业体系。优先支持发展最急需、缺口最严重、制约最突出的专业,大力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积极增设报考率较高、社会需求旺盛、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严格控制办学条件较差、规模效益过低、教学质量不高的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围绕主要行业、主导产业和大中型企业发展需求,拓宽口径,灵活方向,改善条件,建成一批特色(品牌)专业。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将第一志愿报考率、一次就业率等指标排名靠后的专业列入预警名单,调减招生计划,实行“关、停、并、转”。

(六)完善人才选拔与供给结构。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通过自主招生和校内拔优等方式,完善特殊人才招录办法,择优招收选拔学业优秀、具有学科专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积极探索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有效途径,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选择一批示范高中,探索实施“十年树人计划”,合作开展基础教育、考试改革和专业培养一体化试点,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发挥杰出校友和优质生源基地的影响和作用。完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出台进一步吸引优质生源的政策。逐步调整招生结构,稳定本科教育规模,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契合度。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培养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面向“三农”、文化、社会建设、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围绕促进湖北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扩大高端技能型、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比例。

三、改革人才培养机制

(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包括一体化贯通式培养、校内外开放式培养、跨学科交叉式培养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多元化、优质化、特色化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渗透交融,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统一,推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文化素质的有机结合。全面实行通识教育改革,实施先宽基础后精专业的分段式培养,夯实学生的学科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大力推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弹性学制、小学期制、多元评价制、学分制和自由选课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选择和立体化发展空间。积极参与“一拔尖、四卓越计划”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探索高端技能型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保持和发扬教师教育优势,建立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帮助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科研训练计划,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个性倡导、适应督导、创新启导、心理疏导和职业指导等,实现学生“成才时间前移”。完善本硕博连读机制,探索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机衔接。建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机制,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更加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科教结合,更加突出对外开放。建设“寓教于研、科教结合、工学交替”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科研训练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鼓励学生潜心研究,早出成果。搭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学位授权学科采用导师组指导模式。

(八)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学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固化教学成果。转变师生角色,教师要成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推动者,学生要成为主动学习者、自主构建者、积极发现者和执着探索者。促进教师与学生互动,革新接受性学习,拓展研究性学习,增加体验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自觉探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研究的重要作用,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的协同发展。推进教与学密切结合,教学与研究密切结合,课内与课外密切结合。推动教师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课题、科研环境和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工作、运用于学生创新训练,安排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保研名额向本科期间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倾斜。鼓励教师针对学科、专业、课程特点,采取以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为原则,融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参与式、体验式等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方法。

(九)加强教学建设与改革。启动实施校级“本科教学工程”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重点推进学位点、专业、模式、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质量体系、教学平台等方面的建设,形成支撑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有效机制。优化课程结构,凝练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课程品质,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实施“名课工程”,遴选一批课程特别是通识教育类和学科专业核心类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促进课程总体水平的提高。推进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的精品教材建设,完善教材编写评价与激励机制,提高编写质量。推进高水平系列学术讲座、精品课程视频、多媒体课件、精品教案库、信息与学术交流网站等优质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和课程、教材、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教学学术文化,支持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试行按学科专业大类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各学科专业的优势特色。开展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围绕培养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课程教材、教学团队、教学管理等进行改革。大力推进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强化过程考核,引导学生专心向学、学有所获。

(十)推进人才联合培养。完善社会合作制度,探索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扩大学校发展的社会参与度。以行业为指导,以学科专业为纽带,搭建校际、校企合作平台,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组建人才培养战略联盟,搭建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内外协同机制。通过政策和项目引导,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建设学科和专业,联合培养专门人才,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共同组成教师队伍,探索产学研政用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推进学校教学科研基地的集成配套建设和资源统筹配置使用,实现学科专业与相关行业、产业、企事业单位的对接合作。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举办由学校和企业参加的对话合作论坛,就学校与企业合作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实际问题开展交流与合作。建立科研反哺教学机制,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拓宽国际化培养视野与路径,加强人才培养对外交流与合作,资助优秀学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以部省高校支持合作为契机,选派优秀学生到结对部属高校选修课程、攻读学位、研究课题。实施游学访学计划,选拔优秀学生赴海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进行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实习实训。

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十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育人多元机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保障实践教学时间。落实有关政策规定,学校新增教学经费优先安排用于实践教学。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系统推进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等改革。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公共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和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主动会同企事业单位和有关部门,做好基地的申报认定和运行管理工作。改革实验室管理运行模式,以平台建设促资源整合共享,以学科资源促实验教学发展。积极推进各级各类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打通本科生早期接受科研训练的通道。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训练。深入推进“国培计划”顶岗实习工作,引导学生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主动参与、主动观察、主动思考、主动工作,增进学生的职业感悟和职业认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精神养成,着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监控,狠抓实践教学效果考核。

(十二)加强学业、创业和就业指导。积极构建学业辅导、创业引导和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学生成长关爱体系。将学业指导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探索建立共同服务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多层次多类别学业指导组织体系。拓宽学业指导对象,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不同群体需要。创新学业指导方式,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建立指导平台,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学业指导内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构建“基础科研训练计划”、“特殊专长支持计划”、“自主创新资助计划”、“创业就业扶持计划”等“四轮驱动”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以“浓厚学术氛围、搭建成长平台、提升创新能力”为宗旨,以科普活动、学术交流、项目资助、学科竞赛、工程实践、社会调查、科技发明等为载体,广泛开展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的“一院一品”科研学术活动,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连接。大力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优化创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完善创业组织,搭建创业平台,开发创业课程,加强创业指导,增强创业能力,支持自主创业。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保障生源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途径,对招生、培养、就业三项核心任务进行系统性思考、一体化统筹,积极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以招生促培养,以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逐渐缩小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十三)深化聘任制度改革。建立与国内国际相衔接的教师聘任制度,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合理制定年度师资队伍补充方案,优先保证重点、新兴学科专业师资配备,配齐配强实验教学人员。发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千人计划”、“百人计划”、“楚天学者”等各类人才项目的延揽作用,开辟引智“绿色通道”,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严格教师队伍准入条件,注重教师的经历、能力和效力,重点引进拥有海内外学习、研究和工作经历的教师,重点招聘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健全双师融合、专兼结合、团队组合的人才招聘与储备机制,大力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探索高水平团队整体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创业引进、智力引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规模,注重导师梯队和类型结构建设。

(十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启动实施“教师发展计划”,完善多位一体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团队,造就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强教师入职培训,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定期面向一线教师举办教学改革业务培训班,提供教学必需的理念与技能。大力实施“高校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积极参与“省部支持合作计划”,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高水平大学进行研修,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扩大实施“高校教师国际交流计划”,选派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到海外高校培训,提升本土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建立“双师型、双能型”教师队伍,选派教师到企业学习,鼓励教师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双向兼职和流动。建立“名师工作室”,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成立湖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搭建教师培训、经验交流、教学研究、教学咨询等职业发展的平台。完善教研室、课程或课题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促进教师教学从个体走向合作。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落实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技能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指导。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课,推动教学业务研讨和经验交流。定期开展研究生导师培训,邀请省内外高校优秀研究生导师开设讲座,传授研究生培养及指导经验。

(十五)创新教师管理制度。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意识,引导教师以教为本、以教为荣,严格执行“师德”标准,勤于教、精于教,切实履行教师职责。加快建立符合学科特点与师资类型的薪酬体系、职称制度和绩效评估机制,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研究制定教师分类发展和分类评价办法,明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根据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等不同类型教师的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聘任、考核、晋升、奖惩、表彰细则及津贴标准。创新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重师德、重教学、重育人、重效果的评价机制,鼓励和引导教师加大教学性投入。将教学质量作为职称评定的基本条件,实行教学效果一票否决制。切实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晋职晋级、评优评先的基本条件。构建教师教学荣誉制度体系,扩大“教学优秀奖”、“教学名师”等的奖励范围,大力表彰在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的质量与责任意识。完善导师遴选机制,实施学位授权点责任教授负责制。建立可进可退的研究生导师管理机制,对导师岗位实行动态管理,评聘分离。建立科学的导师评价与考核体系,对导师的学术道德、学术成就、培养能力、履职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评。

六、强化保障机制建设

(十六)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学科专业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人才培养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学校资源对教育教学的保障度、用人单位对学生质量的满意度为根本标准,突出学生影响力、行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指标,构建多层次、常态化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监测体系。建立健全能监测、可衡量、有共识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各关键点的过程控制,确保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有章可依、有章必依。选好配强教学管理队伍,开展教学管理干部业务素质培训,做到精确管理、精细服务、精心育人。强化学院质量主体意识,推动教学管理权限下移。巩固人才培养基础地位,校党委和行政要定期研究教学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听课、查课,及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加强教学评价网络平台建设,构建学院教学量化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学督导机制,以督学为目的、督教为核心、督管为手段,实行系统性督导、分类督导。完善对招生、教育教学及内部管理的监督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建立毕业生就业、培养质量与专业预警调查报告制度。推进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和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参与国家学科评估和工程、教师等相关学科专业认证,完善学位点研究生培养质量自我评估机制,推进评估工作常态化。加强学位审核,提高学位授予质量。加大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比例,实现学位论文质量控制前置。实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定期回检抽查制度,将论文抽检情况与学院综合考评挂钩。

(十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坚强保证,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方法途径为重点,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人才培养各环节,贯穿改革发展各领域,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政治引导和思想引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依托,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以增强吸引力、唱响主旋律为目标,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同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结合起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以学风建设为抓手,建立和完善班主任统筹协调、任课老师课堂监督、辅导员思想引导三者联动机制,形成“管、帮、带、辅”的教育模式。以加强师德建设、促进专业发展为切入点,创新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以建立标准、提高素质为核心,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创新校园安全管理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维护学校和谐稳定。

(十八)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深化职能转变,综合运用立制、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等手段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充分发挥、调动学院的积极性,落实目标责任制。探索建立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有效监督的现代治理结构,依法落实和扩大学院教育教学自主权,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鼓励和支持学院在学校统筹安排下,自主制定教育教学发展规划,自主配置招生计划,自主招录选拔优秀学生,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聘用专兼职教师,自主管理和使用教育教学经费和资产,自主确定考核评价与薪酬分配办法,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方式,实行任务驱动、质量监测、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加强激励约束。建立和完善学院教授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建设、学术咨询与评议、学院管理中的作用,推行教授治学、学术自治。加强学院章程建设,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院。设立和改进学院理(董)事会制度,鼓励学院选择行业骨干(龙头)企业或大型事业单位组建学院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院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学院发展咨询服务体系,成立由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专家为成员的咨询委员会,提高学院的特色办学水平和自主办学能力。

(十九)建立综合改革推进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成立人才培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科学谋划,精心设计,统筹协调,确保责任到位、检查到位、落实到位。建立改革发展统筹机制,统筹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学段,统筹通识和专业两种教育,统筹教学和管理两个环节,统筹校内和校外两类资源,统筹课内和课外两大阵地,综合设计,总体部署,重点推进。严格实行部门协调机制,齐心戮力,齐抓共管,真抓实干,按照“好于历史,高于全省,超过预期”的原则,分解任务,细化方案,落实举措,在人事管理、人才计划、招生指标、项目安排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与支持。持续加大教育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优化经费支出结构,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机制,加大激励引导,强化检查监督,根据不同的发展目标、不同的改革任务,采取不同的政策支持、不同的考核要求。全校上下凝聚共识,减少阻力,增强引力,形成合力,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共同营造领导重视教学、教师倾心教学、政策倾斜教学、经费优先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舆论导向教学、人人关心教学的良好氛围。

湖北大学

2013年5月15日


版权所有2017湖北大学   联系电话:88663890   电子邮件:jwc@hubu.edu.cn   鄂ICP备05003305   邮编: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